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学术报告】刘康:西方理论在中国:“译介”导向还是“问题”导向?


2024年06月11日 15:46  点击:[]

6月7日,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讲座教授刘康迎邀做客文学院崇文大讲堂,主讲题为“西方理论在中国:‘译介’导向还是‘问题’导向?”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文学院教授李辉主持,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教授李红春、杨光,副教授邹强,青年教师段超、刘振,以及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30余人参加。

刘康教授追溯了20世纪两大思想转折——语言学转向与情感/审美转向,深刻剖析了它们对认识论的根本性变革,提出,语言学与情感学的进展对文艺理论的革新至关重要,并与中国理论发展紧密相连;强调西方理论应用于中国语境时,需紧密联系实际问题,避免理论空谈,提倡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构建清晰的理论脉络。他以马克思至毛泽东的思想线路为例,探讨了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的“怀疑的解释学”、阿尔都塞—福柯—德勒兹的“认识论革命”、巴赫金—詹姆逊—萨义德的“众声喧哗的后学”以及葛兰西—瞿秋白—毛泽东的“中国问题”等核心议题,凸显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互动环节,师生们围绕马克思主义情感维度、西方理论的翻译挑战及超越北美理论中心等话题积极提问,刘康教授以独到见解回应,赢得了阵阵掌声。

与会专家一致赞扬刘康教授的国际视野与深刻分析能力,其倡导的结合中国实际问题学习西方理论、重视经典阅读与真问题研究的理念,被视作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引。刘康教授的文本注解阅读法亦被认为是提升学术研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孙书文教授在总结中指出,实践和理论处在相互变动的关系中,开放性和实践性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格外鲜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理论研读中,要从自己的困惑入手,提出个性化的问题,保持对理论的热情,进行深入式的阅读。

主讲人简介:刘康,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教授,杜克大学中国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师范大学讲座讲授。学术研究涉及中国研究、文化与社会理论研究、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国际关系、国际传媒等人文社科多个领域。

撰稿人:孙璇

复审:李辉、段超、李慧

终审:贾振勇

关闭